您所在的当前位置:首 页 >> 议政献策
关于我市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7-11-07 13:23:40 点击: 次 【字体:][][

责任编辑:

关于我市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和市政协工作安排,自2017年4月起,市政协对我市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运行情况进行了视察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做好市政协视察、调研我市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运行情况的前期准备,4月13日,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长赵青山,市教育局副局长李丽欣深入四平市第一实验小学对铁东区以名师工作室推动大学区管理情况进行调研,观摩了铁东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李淑君老师的示范课,了解了李淑君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及大学区的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了铁东区以名师工作室推动大学区管理的工作汇报。

4月28日,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长赵青山,市政协副秘书长胡万宝带领文教文史委同志和部分政协委员对铁东区的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运行情况进行视察和调研。视察组一行先后来到铁东区第五大学区、第三大学区和第二大学区的学区长学校和成员校,听取了几位校长关于大学区工作开展情况的介绍,实地查看了大学区内几所学校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办学风格。视察组在第二大学区召开了大学区管理工作座谈会,铁东区教育局和第二大学区分别汇报了大学区管理运行情况,各位政协委员和与会校长、教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研讨。

二、主要做法

通过视察和调研我们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试行学区制”要求,实施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城乡教育普惠工程,自2014年以来,我省开始启动推行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工作。几年来,在四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教育局积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大学区管理为重要抓手,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升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

(一)重点推进,有效实现“两覆盖”。

根据省教育厅的工作要求,市教育局把城市作为推行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的重点,深化教育手段和方法改革,创新教学管理改革模式,积极构建并不断完善新型的校际关系,探索出了富有区域特色的学校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通过大学区、校际联盟等形式,实现了“两覆盖”,即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和在校生的覆盖率均达到100%。

1.高度重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市委将“推行大学区和校长教师县聘校用轮岗交流改革试点”列为近三年全市社会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之一,由市委改革办进行实时调度和督办。市政府将组建大学区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之一,明确了教育、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以及铁东区、铁西区政府的工作职责,由市政府督查室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全程督办。

2.精心设计,科学规划网络体系。

按照强校引领、相对就近的原则,我市构建起市级统领、以县为主、因校制宜、整体推进的大学区管理格局。目前四平市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共划分为9个大学区,其中小学6个、初中3个。各大学区均以一所区域内优质学校为牵头学校,带领3—6所成员学校实行校际联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高。

3.完善机制,巩固提高改革成果。

为进一步健全大学区运行和管理机制,市教育局印发了四平市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工作例会制度、工作调度制度、工作报告制度、工作监督制度,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四平市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及工作网络的通知》(四教通字〔2017〕91号),成立了大学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各地根据工作需要,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适时调整完善大学区网络。

4.因地制宜,稳步推进资源共享。

在大学区运行管理过程中,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结合实际,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变个体资源为整体资源,变个体优势为整体优势,大力推动校际资源共享和交流。

2016年6月,市教育局召开市区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座谈会,听取和调度市区各大学区管理运行情况,交流工作经验,研究存在问题。同年7月召开全市教育信息化及装备工作会议,在建、配、管、用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建好“三通两平台”,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网上共享的水平和质量,有效助推大学区管理的顺利实施。

2017年3月,铁西区教育局举办了铁西区大学区(东区)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主题研修推进会,以学校带动区域,以区域辐射全局,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外,铁东区教育局利用区级名师工作室这一优质资源、借助大学区管理这一载体,以名师工作室推动大学区管理,有效提升了各大学区整体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协调推进,大力实施“三联动”。

市教育局在以城市为重点积极推进铁东区、铁西区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的同时,更新观念,拓展思路,指导双辽、伊通、梨树等县(市)结合当地实际,探索校际联盟、对口帮扶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扩大了大学区的覆盖范围,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实施城乡联动,实现共建共享。

各县(市)根据本地实际,按照地域就近、以城带乡、强弱互补的原则,组建了不同形式的联动共享模式。双辽市共组建了9个大学区,其中小学6个、初中3个。伊通县建立了6个小学校际联盟、4个初中校际联盟。梨树县建立了2个校际联盟和1个对口帮扶对子。

双辽市教育局积极向政府争取资金,2017年投入20万元用于保障驻校学习、下乡送教、集体备课、外出学习和专家讲座等大学区教育教学活动经费伊通县教育局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建立起教学教研联动机制,部署实施“拓宽校际联盟渠道,全面开展联教、联研、联培、联测、联评等‘五联互动’活动”,为实现“教学质量提高年”工作目标奠定基础。

2.实施校际联动,实现共进共赢。

为促进结对学校之间的深入交流和共同发展,推广先进教学经验,研讨高效课堂的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共同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双辽市、伊通县、梨树县结合本地的大学区管理模式,积极开展联教、联研、联训活动,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

双辽市各大学区于每学期开学前一周组织集体备课活动,选派优秀教师担任主备人,为农村学校教师提供教研提升平台。同时开展“同课异构”、推门课等活动,并建立学科微信群,组织各校同学科教师随时研讨,取长补短,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伊通县围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教师教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这一目标,精准施策,从学科建设、中考复习策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师基本功训练等多个维度开展活动,注重教、研、培的有机融合,关注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梨树县各校际联盟和对口帮扶对子开展了校际联合教研、听评课活动,促进城乡间、学校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发展。

3.实施教研联动,实现共促共优。

教研联动构建起学校间教育理念、学校文化和教师培训的交流平台,统一进行教学研讨,促进了教研活动质量的整体提升,加强了大学区内教师的密切联系,让他们在学习交流的实践中体验到友好合作、共同进步的快乐。

双辽市教育局组织各学校的教学校长、教导主任进行上派学习和下派指导,并严格保证驻校时间和质量,加强了各学校间的学习和交流,分享了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推广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办法。通过组织各种现场教研活动和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网上交流,促进了大学区内教师教学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升。伊通县城乡各学校之间开展了学科教研、网络教研等活动,基本建立起强校引领、资源共享、教研联动、优势互补的发展模式。梨树县组织优秀班主任开展经验交流,使全体班主任对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整体提高了班级管理能力。

(三)整体推进,认真实行“四统筹”。

市教育局以大学区为载体,在大学区管理运行模式下,统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教育信息化和中小学生评价体系,促进了教育改革发展,优化了教育结构,实现了资源常态共享,缓解了突出矛盾问题。

1.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落实全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2017年5月11日,市政府召开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接省政府督查及国家验收、复检工作会议,就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督促检查、做好问题整改等方面对各县(市)、区政府提出明确要求,确保迎检任务圆满完成。

市教育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深入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学校”建设,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行为,解决“大班额”等突出问题,推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执行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等措施,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目前,我市所辖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

2.统筹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为促进大学区内教师资源共享,根据《吉林省关于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市政府召开了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协调会,市教育局召开了校长教师交流专题工作会议。按照会议要求,各县(市)、区政府成立了校长教师交流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编制、人社和财政部门组成了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指导小组。

根据《四平市关于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制定了本地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将城镇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交流轮岗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必备条件,并结合本地实际特设一定数量的中、高级教师岗位,用于聘用交流到农村或薄弱学校、但本单位没有岗位的城镇校长教师。

截至目前,我市校长交流137人、教师交流1044人。

3.统筹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市教育局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让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全市已有90%的学校接入了互联网,为解决区域、城乡、学校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奠定了良好基础。

各县(市)、区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分别投入几千万元,在加强校园校舍建设同时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使全市城镇学校各班级基本装备了多媒体电子白板,各农村小学也至少装备了一块多媒体电子白板,为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6年5月19日,市教育局在伊通满族自治县靠山镇中心校召开四平市“互联网+乡村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现场会,观摩了伊通县靠山镇中心校和小孤山镇中心校的“互联网+乡村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现场展示,为各农村中小学如何利用互联网解决因教师数量短缺和优秀师资不足导致课程不能开齐、开全、开好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示范和借鉴。

4.统筹加强中小学生评价体系建设。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评价体系,破解招生录取唯分数、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市教育局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要求,对原有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操作方式等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和突出表现,确保评价结果能够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情况,为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奠定坚实基础。2017年6月,市教育局召开四平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培训会,邀请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华东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应俊峰教授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同志作专题讲座。目前,各县(市)、区均已启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工作。自今年秋季开学起,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已全面铺开。

为全面落实初中课程计划,引导教师、学生和家长从片面关注学业成绩向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转变,我市自2015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市政府下发了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实施方案,拨付专项资金购置智能型体育考试器材。考试采用智能化考试系统,实现了无线监控、学生检录、项目测试、成绩公示、数据处理汇总等五大系统无缝对接,确保了考试公开、公正、公平,得到了考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可。

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从2012年开始,我市着手建设四平市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基地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7200万元,设室内综合实践区、室外劳动实践区、综合训练区、生活区等四个基本功能区,可同时容纳1000名学生集中食宿和开展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实践基地于2016年8月开始试运营,今年8月已正式开课。通过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们得到锻炼,增长知识,在劳动中逐渐养成合作、担当的品质,真正发挥实践基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功能。

三、问题建议

在视察和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我市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运行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由于这项工作仍在探索完善之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例如:各中小学的体育艺术场地设施和图书器材设备还不同程度存在缺口;教师交流、送课效果还受到资金不足、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促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政策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针对大学区内不同学校的评价维度和体系还没有整体构建起来。

推行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发挥指挥协调作用,教育、编制、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以及大学区内各成员学校需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制度建设,有效构建起大学区管理运行的长效机制。

(一)建议加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三个增长”和“两个提高”落实到位,加大薄弱校改造力度,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艺术活动场地以及实验室、图书室、卫生(保健)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按标准配备图书、实验仪器、音体美设施器材,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

(二)建议加大财政对大学区管理运行的专项投入。建立和完善财政对于大学区管理运行的经费保障机制,用于大学区教师交流、资源共享的支出,重点保障设备添置、教科研活动、教师培训、送课下乡交通食宿等方面的经费。

(三)建议完善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政策。贯彻落实《中共四平市委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机制,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量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并向同级机构编制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四)建议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职称评聘激励政策。贯彻落实《中共四平市委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教育系统专业技术岗位实行总量控制,优化结构比例,实行动态调整,并由教育部门统筹使用。对于到农村学校连续任职任教(含支教)三年以上的城市(含县城)学校校长、教师,经考核合格且符合职称评审条件的,设立特设岗位,竞聘至上一级职称(不含正高级职称)。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职称、表彰、奖励等方面予以倾斜。

(五)建议以信息化建设提升大学区优质资源共享水平。以我市建设智慧四平、大数据、云平台为契机,将教育信息化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布局,实施全市教育信息化工程,大力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加快实现互联网环境下城乡、校际的教学同步和互动,解决因交通不便、距离过远影响城乡、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问题,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六)建议探索建立科学、完善的大学区绩效考评体系和机制。坚持均衡发展和特色发展相结合、捆绑评价和个性评价相结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和办学水平效益评价相结合、学生发展性评价和学校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完善面向学区长学校和每一所成员学校的评价维度和标准,推动学区长学校和各成员学校都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